画家孔晓书个人简历

孔晓书,别署:一田·半农,近庐堂,个一。斋馆:几回斋书屋。自由、独立艺术创意者,乡土民粹画家,学者。

创立"新境象水墨"主题构建,作品涉猎山水,花鸟,市井小人物生话的情感写照。

兼擅书法,隶、行草见长。

倾心探索书画之道,孤寞坚守,坚持走自己的路,赋予作品自己的思想,变通构建独立的作品艺术特质,用心用情地写意我的人生画卷。

有经历的人容易创造新奇,绘画也是如此,因为经历会产生艺术顿悟,更直白地说经历容易令人开窍!作画不开窍不行,不顿悟不可。审视绘画史,可以梳理出那些有经历的并且开窍的人,多是大师级的人物。比如梵高,伦勃朗,比如范宽,黄公望。梵高顿悟色彩,伦勃朗顿悟光影。范宽顿悟师造化,黄公望顿悟天人合一。看到孔晓书的绘画作品,有一种感觉, 经历也让他有了艺术顿悟的灵光!因为他的绘画作品与众不同,颇有观赏的神奇效应。

孔晓书曾谈起他的经历,一直渴望与绘画结缘,但一直机缘不成。一直机缘不成,但是一直 不忘初心。终有一日著丹青得妙有,没有经过学院修学,没有名家指点,唯有“自悟之”让 他成为一名画家。

常言学无师授,如不由户出,事实上在孔晓书的作品面前,这话的正确性是要打折扣的。因为学无师授的孔晓书,其丹青之法亦由户出:师造化,师经历,人生智慧满满盈盈,作丹青就是随手应心,作品多有性灵品质,剔除所谓“法”的拘束,让他拥有了可以凭才华写山水的动力。

绘画的专业属性,可以通过造型能力得以检验。孔晓书的绘画作品,在造型上拥有应物象形的准确能力,应该是长期的写生积淀获得了这种能力。凡作一物象,必是惟妙惟肖的水准。更为可贵的是,他的物象造型方法,除了有中国画的线法,还有油画的块面、光影、透视等。

他主观上不刻意区分刻画物象需要用什么法,略去对于“什么法”的纠结,而直接介入对造 型结果的考量:画得真切,画得自然,画得掠其体貌,画得夺其精神!万法不离其宗,就是 要画出法不欺人的真格局。这是他的创作理念,依照这样的理念,他的绘画造型就遵循眼睛 的观察,落实于笔下写生,贵为得法由此而成。我们应该承认写生派画家,无论是学院里走 出来的,还是自修自成的天才,都是绘画艺术的实力派!从写生实力的表现上,孔晓书就特 别值得尊敬。把他的这些作品陈列在展馆,其标杆价值在于:绘画艺术殿堂不排斥实力,英雄不问出处,为有才华者铸功立言是各界的共识!

和许多自悟型的实力派一样,孔晓书的绘画修养,在精湛掌握了造型的核心属性之后,就非常坚定地走向了经营自我艺术空间的道路,在绘画主题、元素、风格上绝不向世俗妥协,而是拥有了我走我的路,让你无话可说的的坚定。这种特立独行的艺术思想与黄永玉非常相似, 黄永玉一直用一种近乎于俗的笔墨方式画人物,外界纵有批评的声音也不能易其志,坚持他的“俗”,结果最后大家感念到这不是俗,而是“真”!

他与黄永玉的艺术执念有类似,但是在实现自己的艺术执念时,孔晓书又有自己的立场。他的画笔不画“俗”而是画“奇”。无论是笔墨、空间结构、叙事主旨都显得奇且怪,有一种你们这样画,我偏偏如此画的背离感。这种背离感正是让他的山水人物作品与套路化的作品保持鲜明界限的原因。旧式中国画,无论是花鸟、山水、人物在画法上,经过数千年的传承, 形成了较为固化的范式,创新不容易,特别是经过范式训练之后,创新就更不容易,这是当代西方绘画艺术创新思潮不断,中国画仍旧是四平八稳的原因。

孔晓书作画,并没有经过范式的训练,他的画法更像是山谷里自己疯长起来的韧草,所以不需要费力气去挣脱范式缠绊,径直就走进了无碍创新的路径,取得了个性化的绘画新风格。比如他的水墨作品拥有了“色调”属性,可以用独特的色调去表达一种情感意识流,在水墨 的浓淡干湿焦变化之外,又介入了色调的变化,为中国画借助材料的变化呈现表现主义的魅 力,提供了新的语言形式。

再比如他的山水画构图,打破了传统高远、平远、深远构图模式,建立起俯视之下的立体主义新结构,有埃舍尔的空间迷幻感,也有毕加索油画的立体主义风格,他用这种新的空间思维,把中国画的水墨印象推举出国际艺术范儿,令人感觉前所未有,独树一帜!我们不能确定范式之外的探究会不会都有成熟的结果,但是绝对可以肯定绘画方式的变化,会带来艺术创新的生命新动力,在这种新动力的推动下,中国画的发展就会呈现出更为多元化的可能, 这也是许多展馆郑重收藏孔晓书作品的长远用心。

孔子美术馆馆长:江继良

2020 年 5 月

画家孔晓书中国画作品赏析

落鸟/26x56cm 2022

漠漠红山独与空林/32x34cm 2022

燈燈秋色净烟岚/69x138cm 2021

寒江独钓图/77x145cm 2022

故园别梦/50x50cm 2023

故园炊烟/50x50cm 2023

干裂的河床·生命之痛/50x50cm 2023

山望/68x97cm 2023

苍山厚远/68x97cm 2023

奔牛逐日/68x97cm 2021

潇瑟秋风今又是/34x66cm 2022

家在山水烟云中/69x69cm 2021

白云生处/69x69cm 2021

丫丫细语如莲心事/138×69cm 2021

一莲幽梦/78x96c㎝ 2022

梦荷境象/78x96c㎝ 2022

紫蓬写意之云妙有时/69x138cm 2020

望泉/97x111cm 2022

林间松韵石上泉声/97x111cm 2024

白云家山过 溪径穿林流/97x111cm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