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Huatai Securities Co., Ltd.

迈向生物多样性3030目标 华泰证券支持OECMs中国潜力案例征集

香港, 2024年8月9 - (亚太商讯) – 2024年8月7日,华泰公益基金会与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宣布联合征集「OECMs中国潜力案例」,该活动由华泰证券资助,征集成果将于今年10月在哥伦比亚举办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六次会议(CBD COP16)上发布,展现中国作为第十五次会议(COP15)主席国的责任担当以及社会各界投身生物多样性主流化转型变革,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多元实践。

面对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和气候变化的双重挑战,国际社会越来越注重对于栖居环境的保护,就地保护措施成为关注的重点。中国政府作为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BD COP15)主席国推动达成的《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提出在2030年要至少保护30%的陆地、内陆水域、沿海和海洋区域(即「3030目标」)。据《2020保护地球报告》统计,全球仅有16.64%的陆地和内陆水域、7.74% 的海洋面积受到保护,且在全球范围内,这些保护地的分布并不总是与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格局相匹配,「3030目标」的实现,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的「共生」的生态智慧,夯实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深厚文化根基。在中国,政府部门已经划定了生态保护红线,颁布实施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相关工作正在有序有力开展;同时,「3030目标」的达成仅靠目前官方划定的自然保护地依然存在空缺。近年来,其他基于区域的有效保护措施(OECMs,Other Effective area-based Conservation Measures )被普遍认为是能够大幅增加陆地和海洋受保护面积以实现「3030目标」的新型保护工具,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非国家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需要更大力度的鼓励、调动和认可,在公园、厂区、农田、渔场等城乡区域积极探索各类有效保护措施,同时实现社会、经济、文化等多重价值。这不仅是推动生物多样性主流化的重要路径,也是中国政府在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领域领导力的关键内容。

2018年创设「一个长江」生态环境保护项目以来,华泰证券与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等专业机构深度合作,不断加大在生物多样性领域的投入力度,以ESG为纽带促进生态保护与资本市场的对话协作,通过公民科学行动影响更多公众参与,推动生物多样性主流化。此次在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的支持下,华泰公益基金会联合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发起「OECMs中国潜力案例」征集活动,面向社会各界征集我国OECM潜力案例,挖掘、总结和传播OECM的优秀实践和经验,将为后续OECM标准的建立和指南的完善提供案例基础和参考,助力OECM在中国的落地